西湖的历史故事简介

2017-06-15 22:11:02 718 点赞 0
西湖故事三月,赴了一场江南的约。细雨中闭目,冥想断桥下的故事,油纸伞下,是千年的传奇,和丁香般的女子,丝竹声缠绵在温润中,时光渐渐停止,止于这氤氲。小青的脚步来了又回,不愿离开。白堤的春柳绿了又还,总

西湖故事

西湖故事

三月,赴了一场江南的约。

细雨中闭目,冥想断桥下的故事,油纸伞下,是千年的传奇,和丁香般的女子,丝竹声缠绵在温润中,时光渐渐停止,止于这氤氲。

小青的脚步来了又回,不愿离开。

白堤的春柳绿了又还,总是不舍。

古人用诗意筑了长堤,垒砌成千年的思念,湖水的每一处波光,皆倒映着无与伦比的璀璨。

西湖故事

上天对这一面湖水太过眷顾,给了它最美好的诗、最优雅的人、最纯真的情。

东汉的户籍上,它唤作“武林水”,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原来它,也曾豪情地奔流入海,也曾无畏地经历风雨,两千年前的铁马兵戈,只是它水面上的涟漪。

秦一统天下,血雨腥风停歇,它逐渐安心地没入沙洲深处,成了一处宁静港湾,从此,寂寞沙洲冷。

隋炀帝的江南大运河,让它在苏杭的水系中脱颖而出,及至到大唐盛世,它开始结交知己。

杭州刺史李泌在城内开凿六井,湖水进城,流进了百姓的生活里,它感受到了人间冷暖;又过了四十年,同样也是一位杭州刺史,他在位期间,拓建石涵,疏浚湖水,修筑堤坝,不仅留下了惠及后世的水利工程,也用无双的文采赋予这片湖水以生命,从此它不再平凡。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能不忆江南的遗憾在历史上工整地镌刻下两个名字---白居易和西湖。

西湖故事

与香山居士别后,它无处可去,每日与孤山相伴,却因了诗人的点化,多了许多思量,沉静中逐渐显出了几许灵秀来。

一百年后,它归属了吴越国,那五代十国中只有五十三载寿命的过客,却给予了它新的生命。崇信佛教的国王,在西湖周围兴建大量寺庙、宝塔、石窟,青烟缭绕、佛经轻诵,这片湖水有了诗的润泽,再加上佛的庇佑,它欣欣然来到了北宋。

苏堤是东坡先生送给它的礼物,把西湖看作杭人之眉目的苏轼,不能够眼睁睁看着淤泥吞噬了湖水,他动员20万人用挖出来的淤泥和葑草,堆筑起横贯湖面的长堤,堤上建六座石拱桥,,自此水分东西,南北两山始以贯通,也向世人展现了“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绝美景色,这以后,多少佳人浓妆艳抹时,不禁就会想起那总相宜的西子湖水。

西湖故事

南宋定都临安时,西湖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忘却靖康之耻的人们,沉浸在这湖光山色中,夜夜笙歌,精巧画舫往来于湖中,暖风直熏得人把杭州当作了汴州,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六月景,折服了多少才子。西湖,快乐着南宋的快乐,沉醉着南宋的沉醉。

李清照流连于湖边二十年,终日看那荷叶田田,却只字不予西湖,国破家亡的惆怅下,再无小儿女的情长。湖中的莲,因此有了心事。

这心事,终于在岳武穆的悲壮结局中迸发,一代忠良,再看不到那帘外月胧明。易安居士期盼的九万里风鹏正举也随风而去,西湖见证了这一切,平湖秋月的悲悼中,它在恐惧着华夏王朝的断节。

西湖故事

蒙古短暂的王朝隔断了中华的文明,西湖在马可波罗的盛赞下名气不减,然而此时的它,只是冷眼看着,那些元朝的异族从昌盛到没落,全然不顾自己,也正在从繁华到荒芜。

千年的风云变幻,西湖早已淡了心境,这时明朝一个叫做冯梦龙的人在《警世通言》中给了西湖一个故事,从此梦魂有了归处。

西湖故事

苏堤春晓的妩媚动人,曲院风荷的风姿绰约,勾勒出一个情义深重的白娘子, “云山已作蛾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晚明才子袁中郎把西湖比作洛神,这样的去处、这样的爱情,任是谁,也无法不心动。

于是便有了后来的断桥人不绝,绵绵雨中,撑一把油纸伞,看微风徐徐拂那堤边柳,寻的不是景,而是那至真的情、至纯的爱。

西湖故事

那以后,无论大清的风,还是民国的雨,都不能改变什么了,西湖,终于有了心的归属,对于这点,它是满意的。几世浮沉,富贵皆是烟云,唯有这赋予山水的真情才是永恒,这是它可以和世间每一个人分享的。

西湖故事

THE END

本站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