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古镇游记 江南水乡爱情桥只为等你

2016-09-28 14:34:04 279 点赞 0
江南的雨最让人难以招架,水乡的小镇当然也不例外。春天突如其来也就在这并不恼人的细雨中,它湿润了小镇里的光滑如镜的石板路,抹绿了老屋旁的乌桕,屋檐下,落到青石缸里

  江南的雨最让人难以招架,水乡的小镇当然也不例外。春天突如其来也就在这并不恼人的细雨中,它湿润了小镇里的光滑如镜的石板路,抹绿了老屋旁的乌桕,屋檐下,落到青石缸里的是有节奏的雨滴声,古宅厅堂粗大的冬瓜梁上,是忙着衔泥筑巢的家燕……“江南春雨润如玉,往来不湿行人衣”,雨伞是可有可无的,初春细雨的时节,最适宜在湖州南浔镇里徜徉,小镇没有什么浓烈的色彩。湿滑河埠头泛着幽幽的青色、承载过无数关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温馨故事,小巷的石板路已经被路人的各种鞋子打磨得光可鉴人,那是一种厚重而不浮夸的棕黄色,像是传世古董上的包浆……

南浔美景南浔美景

  江南豪门的过去时

  “湖州一城,不抵南浔半镇。”

  明代万历至清代中叶的南浔得以成为江浙雄镇,几乎完全依赖蚕丝业和缫丝业, “耕桑之富,甲于浙右”,一个多世纪前,凭借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 南浔在清代末年已经成为巨贾云集的全国蚕丝贸易中心。“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 这是南浔坊间以财富多寡来称呼镇上的江南四巨富、八位大富以及众多的财主。“头发梳得光,吃蛋吃个黄,鱼虾喝点汤”这就是南浔关于财富生活的民谣。这些财富英雄留给南浔的有:占江南六镇中半数的文保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清单的荣誉、几个世纪积累下来的无数典故、以及当地老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

  (刘氏牌坊群)

刘氏牌坊群刘氏牌坊群

  如果仅仅以财富来诠释南浔,必然是片面的。事实上,自从南宋淳祐十二年(1252),南林、浔溪两镇各取名字中的第一字,合建为南浔镇以来,崇儒尚文的民风为南浔赢得了“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美誉,自宋以来,南浔出过四十一个进士,五十六人赴京城为官。即便是今天,南浔籍的两院院士亦有八人之多,文风之盛,可见一斑。

THE END

本站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