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的春节习俗 元宵排祭福日祈福山边马灯

2016-09-13 19:16:32 417 点赞 0
(来源:松阳新闻网)元宵排祭体验地:小竹溪村一年一度的“排祭”活动是小竹溪人的传统习俗,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虽然中间断断续续地开展,但截止现在,有近30年未间断过

  元宵排祭

  体验地:小竹溪村

  一年一度的“排祭”活动是小竹溪人的传统习俗,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虽然中间断断续续地开展,但截止现在,有近30年未间断过。小竹溪人用这一特有的“排祭”方式,来祭祀守护神,祈求新年身体安康、阖家幸福。只有在每年排祭活动结束后,村民们才外出打工创业,排祭活动也寄托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排祭是小竹溪人特有的一种祭祀形式,从明末清初流传至今。排祭是小竹溪人特有的一种祭祀形式,从明末清初流传至今。

  小竹溪排祭活动一般定在每年正月十五至月底这段时间,从中挑选一个黄道吉日,并将这一吉日告知全村村民。祭祀当日,村民们敲锣打鼓、扛着龙凤大旗,到离村1公里的五龙山“墨口殿”,恭请“徐侯大王”,上、下村各请一尊。请进村时,上村在先、下村在后,各自鞭炮开道,锣鼓、锦旗相拥。进村时,鞭炮相迎,村民点香燃纸,叩首拜迎。村民在村中摆下祭祀长龙,一户一桌或两户一桌,“大王”被安排在排祭长龙之头,两队排祭队伍,共有180多张桌子。是时,全村喜庆、老少同乐,规模甚是宏大。


一户一桌或两户一桌,桌子上摆放的祭品。一户一桌或两户一桌,桌子上摆放的祭品。

  这些桌子上摆放的祭品,既有鸡鸭鱼肉、美味糕点,又有村民们巧妙雕刻制作的特色祭品,如用南瓜制作的龙,用冬笋雕刻的宝塔……一整天,每家香火、燃烛不断。排祭时,还有“道士”做场,吟经诵法,为全体村民祈福祈安。

“大王”被安排在排祭长龙之头,两队排祭队伍。“大王”被安排在排祭长龙之头,两队排祭队伍。

  在小竹溪排祭长龙里,排在龙头位置的第一张桌子,肯定是村里的一位长者,在这里,长者为尊的观念深入人心,长者是排祭“龙头”,龙头位置,按照年纪大小来确定,在村中老人当中轮流。

 村民将“大王”送至庙殿。村民将“大王”送至庙殿。

  下午三时,排祭进入尾声,村民收起香烛,并拿出香纸,进行集中焚烧,同时,从摆祭最后一桌开始燃放鞭炮,一桌接一桌,边燃放边撤离自己的祭品和祭桌。即时,鞭炮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整个村庄。当鞭炮声停息时,摆祭剩下最后一桌,村民将“大王”和第一桌祭品抬致排祭之尾,并“掉头”安放。

村民将“大王”送至庙殿。全村男女老少祈祷新年风调雨顺。

  入夜,“送灯”活动便开始了。这时,焰火齐放、鼓乐争鸣,全村男女老少提着灯笼在村道上等候。时辰一到,随着鞭炮、锣鼓、锦旗,自觉排成一条长长的“火龙”,沿着村道缓缓而行,将“大王”送至庙殿。意味着送走所有的灾害和不幸,迎来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一户一桌或两户一桌,桌子上摆放的祭品。排祭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游客。

  随着排祭活动的开展,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游客纷至沓来,争相采风创作、游览观光。小竹溪排祭活动的摄影作品也屡屡在国际、国内大赛上获奖,游人至此才真正品味到浙西南民俗风情的浓醇。

  福日祈福

  体验地:新兴镇平卿村

  福日,就是村民选取黄道吉日,合众向“八保新兴社”中的“平水禹王”还愿、祈福的日子。福日每年八个,“大福日”和“小福日”各四个。大福大祭,每次杀一头大黑猪作为主要的祭品;小福小祭,仅用肉、饭等相对简单的祭品。正月初八前(“上八日”)村里请道士先生选好一年各个福日的良辰吉日,并采用抓阄的方法在本村男丁中确定四位担任“头首”,轮流负责全年大小福日祭祀的具体事务。一人一生只能当一年头首,已经当过头首的就不能再参与抓阄了。

大福日天刚发亮,头首们就起床忙碌开了。大福日天刚发亮,头首们就起床忙碌开了。

  大福日的凌晨,天刚发亮,头首们就起床忙碌开了。请来师傅杀好猪,猪头要予以煮熟,剔除骨头,将肉切成碎片。其他猪肉,当地俗称“光膀”的,则不用煮熟,剔除骨头(骨头也要煮熟拆肉),切成小块状。熟猪肉和生猪肉都要按照参加祭祀活动的男丁人数,予以平分。熟猪肉平均分摊于社庙正中的桌子上祭祀,生猪肉则捆扎悬挂于社庙的墙板上祭祀。一般每个参加祭祀的人可以分到一斤多的生猪肉、米饭以及几两熟猪肉。

猪肉要按照参加祭祀活动的男丁人数,予以平分。猪肉要按照参加祭祀活动的男丁人数,予以平分。

  村里18至59岁的男丁都可以自愿参加祭祀,家里没有这个年龄段的男丁的,也可以将年龄延至60岁以上。平卿村500来人口,每个大福日都有160余位男丁参加祭祀。村民里三层外三层的围在社庙内外,场面好生热闹。四位头首分工明确,一位高呼村民姓名,其他三位则分别将生、熟猪肉和米饭授给该村民,其顺序按照抓阄确定。

平卿村民翻看族谱。平卿村民翻看族谱。

  据村里的老人介绍,从村子成立时就有,世代沿袭,流传至今,仅在文革期间停办过。平卿村民以周姓和张姓居多。族谱记载,该村周姓始祖三道公于元至正25年(1365年)从大岭根村迁至平卿村。如此算来,应有600余年的历史了。村民世代以农耕为生,靠天吃饭,万事由神灵做主的思想根深蒂固,五谷丰登、延年益寿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1 2 3 4

  请年神

  体验地:大东坝镇

  每年除夕,乡亲们总要不嫌繁琐地进行一系列祭祀祖宗神灵的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这就是“请年神”习俗,其中以大东坝镇石仓一带最为典型。

每年除夕祭祀祖宗神灵的请年神习俗每年除夕祭祀祖宗神灵的请年神习俗

  年三十,一大早,男女老少齐上阵,刷洗的刷洗,烧火的烧火,掌勺的掌勺,各自忙开,有条不紊。养了“过年猪”的家庭就用猪头,没有“过年猪”的就用一刀“肋条肉”替代,与杀好的大公鸡一起放入大铁锅里煮。当家的男人则将擦净的桌子移到大门口,摆上煮熟的猪头或猪肉、公鸡和鱼(即“三牲”)加上糖糕、豆腐等,点上香烛,斟上米酒,请年神仪式就开始了。等天地诸神吃饱喝足,烧一沓纸钱,放一串鞭炮,然后收起祭品,赶往祠堂、社屋(土地庙)等处,按相同的仪式一一祭拜。

石仓古宅里的打年糕民俗表演石仓古宅里的打年糕民俗表演

  在这里祭祀有着严格的规定。祭祀用品的准备是女人们的事情,家中男人则负责拜祭。他们或肩挑或手提,先在自家厅堂、门口祭奠本家先祖,再前往同宗香火堂祭拜,等到同族堂兄弟都到齐了,再按辈分排队前往宗族祠堂,最后才是社庙、山神等处。孩子们拎一个小挎篮,上面放些香烛、纸钱,跟在大人后面,点香、烧纸、放鞭炮。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妇女一般是不参与祭祀的。祭祀时男人们则显得严肃而认真,亲朋好友碰了面,一般也是脸带笑容简单打声招呼,余话并不多说,以显示对祖先神灵虔诚与尊敬。

石仓的传统习俗暖酒待客石仓的传统习俗暖酒待客

  这一天,最热闹的就是阙氏家祠了,人来人往,门庭若市。阙姓人家从四面八方赶来祭拜祖先,远在他乡经商、打工、学习的也要在这一天赶回来参加祭祖仪式。先到祠堂里祭拜迁浙入松的祖先,再到祠堂外祭拜远在福建的祖先,祈求祖先保佑阙家子孙后代幸福安康,事事如意。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请年神习俗世代沿袭,表达了村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和祝愿。除夕请年神,成为石仓山村一年里最为盛大而庄严的节日。村里鞭炮声此起彼伏,一整天绵延不绝。 历经几百年,请年神习俗已超越了单纯的仪式祭祀,它承载着的是当地经久的传统文化积淀,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意蕴。

  马灯

  体验地:山边村

  在与芥源坑水流的交汇处,有一条名叫“八角县”的山岭,连绵的山岭由南向北横向排闼而来,犹如一匹欲跃溪而过的骏马,固守在石仓溪畔。山岭脚下是一片狭长的溪滩,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边马灯的发源地——山边村下包自然村就坐落在这里。

石仓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边马灯》石仓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边马灯》

  流传了几百年的山边马灯,已无法考究是否同八角县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村民口中大都相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末年,下包村前还是大片的溪滩,溪滩上长满了芦花丛,村后的八角县岭上树木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有樟树、红枫等古树,又有成片的竹海。居住在山脚的邱姓祖先都以做竹篾为生,世代繁衍生息。可好景不长,每到太阳下山的时候,这里常常有老虎出没,糟蹋庄稼,袭击村民,一到夜晚,村民就要把大门反锁起来。日复一日,就有村民用竹条编织出各种像马一样的动物来吓唬老虎,没想到这一招果然奏效,从此再也没有老虎来了。到了康熙丙寅年间,马灯就在村中流行了起来。

  起初,村民将竹篾制成马的样子,再将马用各色的棉纸糊好,并到山上找来了一种叫高山龙的藤条,编扎在竹篾做成的冒箍上,做成帽子戴在舞灯者的头上。没有服装,就用粗布裁剪好后,请油漆工在上面画上花纹。这样,热热闹闹的马灯就开演了,逢年过节,村民都要拿出来舞一舞,以驱魔去邪,保佑平安。

山边马灯的服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变化。山边马灯的服饰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变化。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山边马灯的服饰也不断地发生变化,从粗布衣到戏曲演出服,从手工绘制花纹到后来的各种刺绣、盔甲。在村民保存马灯器用的木箱中,至今还有许多当年留下的物件,有绘着人物、花卉等图案的粗布,也有铜锣、梆子等器具。翻开木箱,这些已经磨砺得破烂不堪的粗布,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风采”,但敲打着铜锣、梆子时发出的厚实的声音,似乎还能把你带到当年村民舞着马灯,家家户户演出的喜庆场景中去。

参加马灯表演的主要是儿童。参加马灯表演的主要是儿童。

  参加马灯表演的主要是儿童,从10岁到13岁,8名男孩分饰骑着马的8个人物。由于服装大小的限制,一般男孩演到身高超过1.2米左右,就不能再演了,必须换一个人。这样,人物的更换就相当频繁,能连续演三年的孩子就非常少。

  山边马灯脱胎于舞台的戏曲艺术。为让马灯的表演更加好看,村民就到当地的庙会上去看婺剧、高腔等演出,学回来后再教孩子们,口口相授、言传身教,一代一代地按捺着历史的脉搏。

在石仓古民居一带,每年元宵节山边马灯总会在各村巡回演出。在石仓古民居一带,每年元宵节山边马灯总会在各村巡回演出。

  山边马灯的演出还特别讲究阵式。以八匹马为阵,有大团圆、双下门、炉灶式、插竹子编篱笆、弯弓阵、剪刀架、颠马阵、公鸡追母鸡、三角阵、四角阵、五角阵等,不断变换的阵式,时缓时急、穿插有序,锣鼓声、二胡声此起彼伏,让人感觉这里仿佛是在上演一场敌我生死搏斗的大战。阵型伴着音乐声有模有样地变换,真有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气势。

  现在,马灯的演出剧目还有《三国》、《说唐全传》、《杨家将》、《漫仙记》、《八仙过海》等,人物有穿黄袍、戴紫金冠的刘备,穿绿袍、执大刀的关羽,着黑甲、执长矛的张飞,还有杨宗保、穆桂英、孟良、焦赞、杨令婆等历史人物,整场演出中,演出人员着装佩甲上场,前面提着马头,身后挂好马尾,不但外形酷似骑着马驰骋沙场的将士,看他们的演出,就好像是翻看一本古老的历史文化典籍,里面的人物、故事栩栩如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