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绍兴水乡古城 看鲁迅故里人文历史

2016-08-29 23:10:40 257 点赞 0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圣城,绍兴就如那未开坛的老酒一般保留着浓重的古香古韵,在春节的时候我们不妨到绍兴探访,逃离开喧闹的人群,看看鲁迅笔下的社戏,听听那依依呀呀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圣城,绍兴就如那未开坛的老酒一般保留着浓重的古香古韵,在春节的时候我们不妨到绍兴探访,逃离开喧闹的人群,看看鲁迅笔下的社戏,听听那依依呀呀的曲儿。  

  鲁迅故里课本上的年味儿 社戏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  

绍兴水乡古城绍兴水乡古城

  这是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祝福》中关于绍兴农历过年习俗的真实写照。八十年过去了,鲁迅笔下的风情在鲁迅故里依旧不减当年。  

  CCTV评选中国最佳魅力城市  

  一叶乌篷,漂过二千五百年的沧桑;百转河渠,流动大禹治水的英名;几代文豪,传扬着古越文化的精致肌理;黄酒社戏,演绎着寻常巷陌的风俗百态。绍兴,因深厚的底蕴,催生了新的经济步伐;历史的精神,振兴了新的文化结构;使充满韵味的水城显示了勃发的生机。这是在CCTV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的评选中,对绍兴的颁奖词。  

  沈园 绍兴古城的那些情爱事  

  一处私人花园,经历如此岁月沧桑,至今仍得以流芳,全因为一则千年不老的故事,一首催人泪下的《钗头凤》。  

绍兴水乡古城绍兴水乡古城

  据说,过去的沈园比现在大几倍,是一位姓沈的绅士所建,故名沈园。由于园内建有楼台亭阁,假山池塘,环境优美,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常来此游览,赋诗作画。  

  沈园闻名的另一原因是与宋代大诗人陆游(公元1125—1209年)的一桩悲剧有关。陆游初娶表妹唐琬,夫妻恩爱,却为陆母所不喜,陆游被迫与唐琬分离,后来唐琬改嫁赵士程,陆游再娶王氏。十余年后他们春游沈园相遇,陆游伤感之余,在园壁题了著名的《钗头凤》词:“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唐琬看到后感伤之余也依律赋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雨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此次邂逅不久唐琬便忧郁而死。陆游为此哀痛至甚,后又多次赋诗忆咏沈园,写有“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诗句。沈园亦由此而久负盛名。  

  千年古城 名人名酒名水乡  

  绍兴是一座文化圣城。在8.32平方公里的古城内,有保护完好的七大片历史街区和270处古建筑,保持了小桥流水人家乌篷船的生活环境和粉墙黛瓦坡顶青石板的建筑风格,延续了古城文脉,展现了古城神韵。  

绍兴水乡古城绍兴水乡古城

  绍兴历史上名人辈出,史不绝书,歆动中外。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卧薪尝胆、复国兴邦”的越王句践,“行曲水流觞、书《兰亭集序》”的王羲之,“东山再起”的谢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贺知章,“但悲不见九州同”的陆游,还有文坛怪杰徐渭,近代民主革命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一代伟人周恩来,学界泰斗蔡元培,文坛巨匠鲁迅。  

  他们生于斯、长于斯,或从绍兴走向全国,或在绍兴创造业绩。  

  在鲁迅故里的民俗表演,能让游客充分感受绍兴风俗;越乡婚礼活动,撷取越地婚俗精彩片段,演绎越乡婚俗,为春节的鲁迅故里增添了更多喜气;舂年糕、裹粽子、艺术剪纸、捏糖人、浇糖花、越味小吃……这些曾风靡绍兴的民俗绝活又将在重现于眼前;此外,玩具鸡、五彩风车、踩高跷比赛等丰富多彩的童玩游戏,都能让您真真实实地感受一回“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  

绍兴水乡古城绍兴水乡古城

  走在鲁迅故里的青石板路,带上一份怀旧的心情,倾听随时映入眼帘的鲁迅笔下的故事:小桥流水,庭院绿荫,熙熙攘攘的市井街道,桥头人来人往,店铺鳞次栉比……在那粉墙黛瓦的故园中,四方形的天井积淀着无数生活之情趣。散步于三味书屋,走下门前踏道,登上泊在那里的乌篷船,数百米的水道,可引乌篷船游入沈园,也可坐黄包车代步进入相隔不足百米的爱情名园——沈园,在八咏楼品茗赏梅,或在东苑看每天上演《陆游与唐婉》等爱情折子戏。  

  而对于喜欢水的游客,则可到“水石盆景”东湖景区坐乌篷、品黄酒、看社戏,参加水乡渔家乐、垂钓休闲、水上风情大看台等活动。另外,春节期间游客还可以参加水上杂技为主要内容的水上欢乐大舞台活动。举家出门过年的游客,更可以带着孩子去兰亭景区参加“兰亭雅集”“春联送游人”及“十八缸习字”“老邮筒传情”等活动。  

  风味儿年俗  

  舂年糕:每年过年时,是新年糕上市的时节,不少家庭有在春节吃年糕的习俗,取“年年高”和“年高”长寿的吉祥意。从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开始,几乎家家都要舂年糕的。舂年糕其实就是手工做年糕的过程,主要的工具有木杵、臼、木蒸锅、印板,主要程序是打糕花、烧镬窠、打榔柱、、拔倒臼、搓糕团、印年糕……最后把年糕叠成整齐的一叠,整个舂年糕就完成了。期间,满屋飘香,笑声不断,其场面之热闹红火,让你难以忘记。  

  扯白糖:扯白糖是绍兴旧俗中颇受欢迎的,据说起源于明朝年间。扯白糖需要相当的力气,一般扯糖的师傅舀一斗雪白的砂糖,倒进锅里,加热、搅拌,糖成了糖汁,糖汁被飞快地扯成长长的一条软白糖,粗大滚烫的糖条在师傅手里上下翻飞,自如得像是绕着毛线,最后切成小块,一嚼,甜甜的、香香的、软软的、热热的,让你心头都暖暖的。  

  裹粽子:绍兴素有吃粽子的习俗,家家户户都会裹粽子,特别是在端午和春节期间,吃粽子更是传统的习俗之一。传说粽子最早是因乡民于屈原投江后,唯恐江中鱼虾吃掉屈原身体,乃以竹叶包糯米饭掷入河中,想要使屈原身躯完整,后来所包的食物除糯米外,尚加入猪肉、花生、咸蛋等内馅,演变成现代的粽子。裹粽子多用箬叶,其手工精细,技巧娴熟,其式样多种多样,斧头形、三角形、圆筒形等,裹得越紧越有滋味。  

  祭祀和社戏:绍兴过年最大的特色要数祭祀和社戏了。祭祀在当地也称“祭福”,每逢腊月二十四,家家设食供奉灶神2天。在当地,人们认为灶神除执掌灶火外,还考察人间太平并告知天帝。每年的供奉就是为了“贿赂”灶神,求他在天帝面前多说两句好话,以保佑来年的风调雨顺。虽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些都已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但是,人们祈求和平与幸福的愿望却不因历史的进步而改变。  

  “稽山鉴水社戏热”,绍兴人自古有看社戏的习惯。每逢庙会和大年,社戏成为水乡绍兴最“露脸”的演出。光绪《金华县志》载:“一会之兴,有烟火、有戏班,且多至十顶。”戏台搭在湖中央,戏台前的湖面上挤满了小划船、出畈船、乌蓬船。随着“锵锵”的锣声,船上的男女老少个个伸长了脖子,宛如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图。社戏深深地植根于绍兴人的心中,凡是有个喜庆之事,无论是知名的绍兴小百花越剧团,还是民间的戏班子,个个炙手可热。“水乡观戏”成为绍兴人一道必不可少的新春“大餐”。

THE END

本站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