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游保俶山感受最美的杭州

2016-12-22 14:05:53 234 点赞 0
  那天,太阳露出了久违的面孔,又却总躲在云层之后,窥视着大地。我们仨一路从湖滨逛到曲院风荷,体内的生理盐水大量外溢,就来到岳庙边的肯德基避暑。我喘过气来,一抬表,时间还不到两点,便以主人翁的口吻说,

  那天,太阳露出了久违的面孔,又却总躲在云层之后,窥视着大地。我们仨一路从湖滨逛到曲院风荷,体内的生理盐水大量外溢,就来到岳庙边的肯德基避暑。我喘过气来,一抬表,时间还不到两点,便以主人翁的口吻说,上山去吧。

  我指的是身后的保俶山。时隔两年,我第四次来到此地。关于其地形方位,《小山》中已有所叙述,我只想记下这次的经历而已。

  有别于前三次,我这次取道岳庙,计划从葛岭下山。进山宽阔的石道两侧满是参天繁茂的樟树与杉树,光线昏暗,仿佛置身于笼中。起初道边还有栖霞山的泉水汇集而成的涓涓细流,清脆的淙淙声应和着此起彼伏地蝉噪,愈显山中的清幽。江南的雨时断时续地下了两旬,那天虽有些阳光,湿度还是很大,山中蓄积了多日的水气,在我们身边蒸腾。过了双灵亭,山道仍较平坦,亭后一方深凹的死塘,因雨水而成,不时传来蛙鸣,令聂兴奋不已。行至牛皋墓,道路两岔,前方通往华严洞诸洞,除了一丛竹林外,道边还见缝插针地植了的几十株茶树,却在巨树的簇拥下,少得阳光的照应。我们走的是右侧的登山道,只几分钟就上到了山脊。来到初阳台后,林不堪暑气而脱下衬衫,赤膊乘凉。

  我一直认为初阳台是个八卦阵,零六年与吴由保俶塔来到初阳台,就走了南麓的下山道;零七年独游,在初阳台附近兜了个圈子,数求人以路,才找着方向。这次,我则走了北麓的下山道。走了一段,发现偏离了山脊,就走上了土路,时不时有长满青苔的石块拦路,我们都走得小心翼翼的。由于不断偏离,不断校正,以至于后来我都不知道走到哪里了,因此在一条重要的岔路口,犹豫再三,我走向了另一条下山道。这一段的草木更加茂密,蚊虫围聚在林、聂裸露的上身周围,伺机大啖大饮。他俩只得不断甩动衣裳,驱赶这群嗜血的害虫。我跟在后面,处境好不了多少。虽然全副武装,但蚊子成群结队的在我耳边集结,频繁地呼啸俯冲,最后竟钻进了耳朵里。我的双手就像猪耳朵一样不停地扇动,才免于流血。

  走到一半,我突然想到以前总会经过抱朴道院,而现在都过了山腰的防火墙,就凭经验果断的走上了土路。殊不知这是条死胡同。在我和林望着绝壁上的保俶塔,手足无措之际,聂指着一处六十度的斜坡说可以爬上去。可地面松软溜滑,适合攀援的树干又不多,实在太危险了,因此我离开摩拳擦掌的聂和他的忠实伙伴,迅速由原路返回。走了百二十步,顾身后无人,便高喊聂数声,可毫无回应。难道他们真从那儿上去了?我未携手机,无法通讯,只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保俶山顶,一边四处转悠,一边寻找熟悉的身影。久待不至,我又数度折返,穿过一线天似的石缝,看他们是否没能能攀上来而也由我走的路上来,最终也未有结果。我记得这附近有座蛤蟆峰,实际上是块巨岩,那里视野开阔,比南岸的雷峰塔顶略高,是俯瞰西湖的最佳点,不如先去那里。找了好久,我才发现了上去的路。这条路的前一段隐藏在阴影之中,后一段是华山莲花峰的袖珍版,当绝崖,凿石得浅坑为阶,两侧未设护栏。走到一半,看见有人正拿着手机拍照,就想借用一下,谁料他过度敏感,说这年头这事太多了,不肯与我。我说我就在你面前打,打完之后给你钱。他看我态度诚恳,心急火燎,就让我报出手机号码。一通话才知道他们就在蛤蟆峰。我好言谢过那人,三两步跑上了峰顶,只见林、聂面南并坐。原来他们从土路出来,下了山,不见我的踪影,又上山来此制高点等待。林细胳膊嫩腿的,经此磨难,差点浑身痉挛。他坐在滚烫的岩石上,临着微风,赏着景色,才渐渐松弛下来。

  南面,白堤上游人如织,西湖中小舸点点,雷峰塔和城隍阁在灰色的天幕下,尚可遥望。北面,摩天大楼比比皆是,车马喧嚣不绝于耳。西面,山势绵延,绿意盎然。东面,远处现代化的建筑群映衬着千年保俶塔,古今一体。这座山总教我喜爱,登山的乐趣已不再是主要,追忆往事,触摸真实的感受却一直是新鲜的。久居城市的人,看看树,爬爬山,心情就会闲散舒畅的,不必苛求名山大川、西洋异域了。

  但后来林对我所陶然的景致轻描淡写,转而针对景区内的昂贵的饮用水说起了物价,针对景区周围拥堵的道路比起了交通,最后总结出上海是天堂、杭州是“地狱”。再后来他说西湖就是莆田的一座水库翻版,聂则说花径堤柳碧水拱桥和泰兴的没甚区别,杭州与最佳旅游城市的称号难以匹配。但他们忽视了,杭州的独特就在于把乡间山里的景色移到了城中,还搭配的那样别致。

  最后说说保俶塔。保俶塔是吴越王钱俶在降国前建的,原本是九层七面实心塔,曾遭雷击,塔边即陈列着塔刹原配。1933年重建,为七层。这点它与同为钱俶所建的雷峰塔相似。但不同的是,雷峰塔广阁飞檐,气宇轩昂,而保俶塔却体态苗条,像避雷针一样,这或许是它遭雷击的原因。在西湖两岸,更引人注目的是更高更小的保俶塔,而雷峰塔则像一座高耸的山尖。另外比起九九年重建的雷峰塔,保俶塔没有塔中塔的奇特,泛黑的砖块朴实无华,饱含沧桑;它市中心的位置又使其成为了杭城历史的见证人。不管何物,更具亲和力的往往得人垂青,别无例外。

  下山道依然清幽,还多了一处我未曾见过的古迹,几座近代的建筑也在恢复中。大西湖景区日臻成熟,连这种边边角角都如此注重。

  孤山下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吴昌硕自号破荷亭长,我何不自号保俶山人呢?

THE END

本站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