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万松书院地址文化历史景点详细介绍

2017-04-10 19:57:40 259 点赞 0
旧时杭州有四大书院,即敷文书院、崇文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诂经精舍后期出了个大家,即章太炎,而敷文书院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万松书院。万松书院入口万松书院,位于杭州凤凰山北麓万松岭,初名报恩寺,始建

旧时杭州有四大书院,即敷文书院、崇文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诂经精舍后期出了个大家,即章太炎,而敷文书院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万松书院。

杨国华:杭州万松书院

万松书院入口

万松书院,位于杭州凤凰山北麓万松岭,初名报恩寺,始建于唐贞元(唐德宗李适年号)年间(785-804),唐时白居易和宋时苏东坡在杭州任地方官时,曾是这里的常客,南宋时,寺院香火盛极一时,七百年后的1498年,即明弘治(明孝宗朱祐樘)十一年,改建为万松书院,明代理学家王阳明曾在此讲学,康熙十年(1671),书院改建,易名为太和书院,康熙五十五年(1716),因清圣祖玄烨赐额“浙水敷文”,故更名敷文书院。

从万松书院(1498-1671)到太和书院(1670-1715),再到敷文书院(1715-1892),先后承继将近四百年,书院一度成为江浙一带最大学府。

现在我们看到的万松书院,是2001年根据《乾隆南巡图》、《杭州府志》、《敷文书院志略》等,按明代建筑风格修建。

书院依山而建,牌坊式大门,呈“品”字形矗立,寓意“做人要有人品,做官要有官品”.正中牌坊上书“万松书院”,背书“太和元气”;东侧牌坊上书“太和书院”,背书“德侔天地”;西侧牌坊正书“敷文书院”,背书“道冠古今”。

杨国华:杭州万松书院

品字形牌坊

2、万松书院牌坊

说起牌坊上这些题词者,背后故事也蛮有趣。

“万松书院”书者姜东舒(1923-2008)

1958年,被打成右派,生计无着,被迫在浙江图书馆做临时工,收拾收拾卫生,打打杂,因为他喜欢写写画画,图书馆就将写标语、对联什么的零活交给他。

1960年,浙江图书馆60周年大庆,这天,大书法家张宗祥(本名思曾,因慕文天祥为人,改名宗祥,雨钱学森的岳父蒋百里同乡,二人齐名乡里,曾任浙江图书馆馆长,第三任西泠印社社长,)到图书馆来主持活动,突然在一条标语前驻足不前,他惊问这谁写的,身边的人说是个临时工写的,他吩咐马上把写字的人叫来,头发杂乱,穿着工作服的姜东舒就这样成了张宗祥的关门弟子。

杨国华:杭州万松书院

万松书院牌坊

“敷文书院”书者沈定庵(1927-)

此人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父亲是大画家王一亭入室弟子,母亲亦擅丹青,幼时喜临摹伊秉绶(清代书法家),有一次在街上偶然看见伊秉绶手迹,双腿入定一般挪不开步,竟大胆开口求借,店家说不借,如果你喜欢,可以来临摹,沈定庵第二天如约而至。

“道冠古今”书者林剑丹(1942-)

初中时,因家贫辍学,自学书法,西泠印社社员,林剑丹七岁时偶然见到同族长辈林弼返乡在他邻居家为乡人刻章。林弼见他一直在旁观看,顺便也给他刻了一方,这事影响他一生。林弼无形中成为林剑丹的启蒙者,在林剑丹自述和每次接受采访时候,总要提起林弼这个人对他的影响,对林弼深怀感恩。六十年后,林剑丹决定去找林弼,这时候他应该年近百龄了。林剑丹说,好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当我见到他的时候,我远远就认出他。好像他一直就在那个地方等我,等了半个世纪。

“太和元气”书者马世晓(1934-2013),国际书法家协会顾问;“太和书院”书者刘江(1926-),四川万县人,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德侔天地”书者吕迈(1925-)西泠印社社员。

杨国华:杭州万松书院

泮池

3、泮池

“品”字牌坊旁边有一池水,呈半月形,称“泮池”,亦称“辟雍”,二者有联系又有区别,辟雍,本为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其学有五,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其中以辟雍为最尊,故统称之。一说,相传虞设庠,夏设序,殷设瞽宗,周设辟痈。古代“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国立大学四面环水,地方大学三面环水,在形制上,表明了中央与地方的尊卑之分,此后历代全国各省县,均有孔庙,庙旁有明堂(明伦堂),堂前有泮水,即承古代泮宫遗制,清代秀才入学,即称入泮。万松书院初建时规模如学宫,又在地方,故设有“泮池”。

4、石像

杨国华:杭州万松书院

周敦颐

书院各处立了一些石像,均是历代大儒。

周敦颐(1017-1073),北宋文学家,世称“周子”,是周恩来,鲁迅(周树人)的先祖,其作品《爱莲说》具有重要文化意义,少年丧父,携母寄居舅家,舅悉心培养之,他的最著名的两个弟子程颢、程颐。

杨国华:杭州万松书院

张载

张载(1020-1077),北宋大儒,大梁人(今河南开封)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所谓“关学”,即关中之学,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即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按地形地貌特点来说,也叫渭河平原或关中平原)。张载门人大多是关中人,故称关学,就其内涵来说,属“气体论”哲学学派。

杨国华:杭州万松书院

程颢、程颐兄弟

程颢(1032-1085),北宋理学家,王安石的政敌,与其弟程颐,并称“二程”,其学说呗朱熹发扬光大,世称“程朱学派”。因二程长期居住在洛阳,故后世称他们的学说为“洛学”。

程颐(1033-1107)北宋理学家,与大哥共创“洛学”,他主张教育要以德育为主,强调自我修养,读书要思考。“程门立雪”讲的就是有人渴望拜程颐为师,适逢程颐午休,不敢惊动,立在一旁静等,恰大雪至,久,雪没膝,程颐醒,惊。(《钱氏家训》个人篇“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中的程子指的就是程颐)。

杨国华:杭州万松书院

朱熹

朱熹(1130-1200),今江西婺源人,南宋理学家,他是程颢、程颐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官至浙东巡抚,他一生热心教育事业,编教材,建书院,中国四大书院中的庐山白鹿洞书院、长沙岳麓书院,就是由朱熹重建而昌盛一时。“理学”由“二程”建立,至朱熹发扬光大,被朝廷推崇,成为宋末至清代六百多年的官方意识形态。

杨国华:杭州万松书院

王阳明

王守仁,号阳明(1472-1529),浙江余姚人,和文化学者余秋雨同乡,明代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精通儒释道,世称“阳明先生”,他的思想体系亦被称为“阳明学”,他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和开创者。“心学”作为儒学一门学派,最早可追溯自孟子,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开其门,至阳明,首次提出“心学”二字,其学术宗旨为“致良知”。蒋介石,毛泽东都非常崇拜他。“陆王心学”是“格心派”,即主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是“格物派”,即客观唯心主义。

杨国华:杭州万松书院

袁枚

袁枚(1716-1797),浙江杭州人,清代官员,文人,与纪晓岚齐名,授翰林院庶吉士,估摸着相当于今天的社科院院士,鲁迅祖父也曾得此称号,此人生活讲究情趣,曾购得随园(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隐居,世称“随园先生”。

5、山门

杨国华:杭州万松书院

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祝遂之书,取意于司马迁《史记》中对孔子的赞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表达学子对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尊崇和敬仰。楹联由王翼奇书写:宋岭仰弥高,百仞高墙,居仁辅义;杏坛瞻在迩,一堂弘诵,扢jie雅扬风。

杨国华:杭州万松书院

毓粹

“毓粹”朱关田书,喻万松书院为培养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才的学府。古代书院承担着讲学,祭祀,藏书的功能。门前对联为:人只此人,不入圣,便作狂,中间难站脚;学须就学,昨既过,今又待,何日始回头。

6、两斋

“由义斋”,书院学生自修自习之地,“由义”意即遵循道义;“居仁斋”,书院学生住宿休息之地,“居仁”意即内心存仁。出自“《孟子·尽心上》: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即“居仁由义,体用己全”。

杨国华:杭州万松书院

由义斋

“由义斋”门前对联分别是:广厦千间出须由户,乔松万叠生必有根;草木清华羡此间天地,湖山明秀假大块文章;竹李书声来隔院,松间棋韵静虚窗。

杨国华:杭州万松书院

居仁斋

“居仁斋”,门前对联分别是:闭户自精云无心以出岫,登高能赋文异水而涌泉;四时之乐俱在于此,六艺之义不属于斯;院内书香盈袖思追周礼;亭边鸟语播音胜比乐章;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学以为己不求人知。

“云无心以出岫”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文中有“临清流而赋诗”,下联应该也是这一句的变异。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杨国华:杭州万松书院

居仁斋

杨国华:杭州万松书院

大成殿

7、殿亭

“大成殿”取意“孔子之谓集大成者”,是师生们祭祀孔子及历代先贤的场所。殿内,在孔子两侧各配两尊雕像,分别是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四人关系大致如下:颜回与曾参是孔子学生,孔伋是曾参学生,孟轲是孔伋的学生,孔伋是孔子的孙子。

杨国华:杭州万松书院

颜乐亭

“颜乐亭”,对联“陋巷箪瓢安贫乐道,尼山几席立己达人”。

颜乐,即颜回(前521-前481),山东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跟随,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他称赞最多,《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孔子的主张,而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后世称为“颜乐”,“不迁怒,不贰过”,讲的就是颜回。

杨国华:杭州万松书院

曾唯亭

“曾唯亭”,对联“论学而允推三省,传里仁唯数一参”。

曾唯,即曾子,本名曾参,“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他说的。“唯”典出《论语》: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文/杨国华)

THE END

本站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