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杭州模式”国际水准的宜居城市

2009-04-27 12:01:26 260 点赞 0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主要是讨论宜居城市课题。课题研究目的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刚才大家谈了很多好的想法,这些都有助于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宜居城市课题的提出。宜居是一座城市的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会,主要是讨论宜居城市课题。课题研究目的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刚才大家谈了很多好的想法,这些都有助于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宜居城市课题的提出。宜居是一座城市的基本功能,也是首要功能,只有宜居才能宜业、宜游、宜学。这个理念是人类社会的共识。杭州这些年来始终坚持环境立市,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创造一流环境,被国内公认为一流的宜居城市,在各类排行榜中均位居前列。但是我们与国际水平相比,与广大市民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同时要看到宜居是相对的,有个从适应到不适应再到适应的过程。随着人民群众需求的日益增长,城市宜居环境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就是要有国际水准。我多次强调,各部门各领域都要拉高标杆、寻找“名城”,光是在国内称一流还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在环境建设上向世界先进城市看齐,打造全球宜居城市。这符合市委提出的打造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要求,这也是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抓手。之前,市建委、政研室做了一些基础工作,结果表明国际化是我们的软肋。市委把城市国际化放在六大战略第一位,这既重申了城市化的龙头作用,又突出强调了国际化。这方面我们已经作出了诸多努力。毫无疑问,打造全球宜居城市是推进城市国际化的又一抓手。通过国际比较,可以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体现在宜居方面,而且与整个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进入国际社会都大有关系。瞄准全球宜居城市,重要的是着手解决现在存在的不宜居因素,从而提高广大市民的生活品质。因此,宜居城市课题研究要有独特性,作一些制度安排,提出解决方案,以课题来促进实际工作。
  二、宜居城市应把握的几点要求。一是宜居城市是对城市的基本要求,应当成为打造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打造宜居城市是个系统工程,在推进中不能单打一。宜居城市任务大多在建委系统,但宜居城市是个载体,涉及城市环境、城市管理、城市环保、城市安全、旅游、国际商务等,各部门、各单位都有任务。不需要另起炉灶,要与现有相关工作包括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有机结合。三是宜居城市要立足现有基础,拉高标杆,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宜居城市。四是宜居城市打造有两种套路。一种是确定目标,我们去创建;还有一种是靠平时工作,然后评估机构来认定。我们提出瞄准全球宜居城市的评选,这是个切入点,但千万不要把我们的课题和努力看成是为了评选,要重在寻找不足,提高自我,扩大国际影响力,更好地发展杭州,走向世界。如果选择《经济学人》来做,则瞄准五大类,对号入座。但这五大类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抓工作还是要从实际出发,不限于参选的局部工作,这点要非常明确。五是宜居城市要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相适应。要进入全球宜居城市行列,国际标准和本土标准不一样,还可能掺杂价值观取向,但不因此影响我们进入国际社会的步伐。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城市也应该是这样。打造宜居城市是一项长期任务,并不是拿到手就是永久性的荣誉,而且还有个认可的过程。这项工作要务实低调,重在过程。总之,目的有两个:一是打造宜居城市的杭州模式。杭州的城市宜居程度在国内数一数二,完全有资格参与制定宜居城市的国家标准,这就是宜居城市的杭州模式。二是创造条件进入全球宜居城市行列,这对于城市发展和推进生活品质之城建设都很有意义。
  三、当前宜居城市建设必须抓好五项工作。一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深入开展破“七难”。“破七难”是总载体,要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群众的满意度,包括外来投资者、国际商务人士的满意度。二是抓住重点问题,力求有所突破。包括加强大气环境和水环境治理、缓解交通拥堵状况等。三是降低商务成本,优化商务环境。商务成本绝对不能只理解为地价、房价,还有服务、办事效率、商务环境等,甚至包括城市标识、路牌标识等。四是举办常年性的国际宜居城市论坛。宜居城市论坛可以与建设部以及有影响的机构共同举办。论坛主要是对宜居城市建设进行交流和研究,可以发布排行榜,目的是打造杭州模式,扩大国际影响。西博办联系上海世博会举办的宜居论坛,也要争取办好。五是加大对外宣传,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外宣办、外办、统计局、发改委、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应该引起重视,采取多种途径及时更新透明国际、世界银行等国际性组织的杭州资料。对外宣传不能仅满足于华文媒体,关键要进入主流媒体、英文媒体,而且要将资料发到它的数据库上,挂到网上。
  四、关于课题的一些安排。建委、政研室、发展研究院、党校、浙大谈了一些意见,可以综合起来,原则上我都表示赞同。一是对国际评价机构进行评估。《经济学人》是权威杂志,但它只限于国际中高端商务人士。可以比较确定一家相对权威的、符合国情、国际社会能够认可的机构,比如能够与联合国挂钩的机构。二是研究范围定在主城区或者相关特色区块。三是课题的组织实施方案,赞成建委和政研室提出的意见。相关部门参与,这本身是一种锻炼和提高。日常工作请建委牵头,政研室、党校、浙大、经规院等参与。四是在评价机构确定后,可以召集在杭世界五百强企业,征求他们对杭州宜居环境和商务环境的意见,取得他们对杭州参选全球宜居城市的支持。五是赞成经规院提出的思路,可以根据对方的评估标准开展子课题的研究。六是杭州要经常举办权威的国际性活动,增强国际影响力。七是注重加强与国际权威机构的沟通,邀请国际人士来杭考察。
  总而言之,宜居城市是个老话题,也是个新课题。老就老在这方面我们比较熟悉,杭州在国内已经走在前列;新就新在按国际水准建设宜居城市。我们要通过这个课题研究来推动工作,打造宜居城市的杭州模式,争取进入全球宜居城市行列。
THE END

本站相关标签